梁洁瑜 - 复旦大学心理学专业
2023届, 人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1. 请学姐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我毕业于深圳大学2023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至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高中毕业于江门市第一中学。
本科在校期间曾获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组赛道铜奖(国家级)、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优秀奖(国家级)、第二届“一带一路”知识竞赛一等奖(国家级)、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省级)、2020-2021年“荔园之星”奖学金。
2. 学姐为何决定考研?¶
首先,我非常希望自己可以在学术上有所精进,也很希望去不同的大学,体会不同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状态。
其次,和我本科专业较为对口的工作是小学教师,我觉得这不太符合我的个人规划,也不太适合我的性格,所以希望通过读研去接触到更大的平台、更多的资源,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
3. 如何确定考研专业?¶
对于专业,我其实一开始是偏向法学的,可能因为不是自己的本专业,有时候总是会过度地美化它。后面我去了律所、法院实习,深入了解这个行业之后,发现他们的工作强度、工作氛围、生活作息可能不太适合我,所以最终还是选择读汉语国际教育。
在选择考研专业上,我首先建议大家去搜集资料、综合各方观点。部分人在学习本专业的过程中觉得乏味,想去尝试新的专业,就可能会出现“过度美化其他专业,但实际上也并不喜欢其他专业”的情况。所以需要多去搜集资料,询问读该专业的同学的体会,有条件的话可以去实习,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专业。
其次根据自己的人生取向决定。有的人未来以就业为主,有的人未来想继续读博,不同的人生规划会导向不同的专业选择。
4. 如何确定考研院校?¶
人大在高考的时候就是我的目标院校,但当时分数差了很多,所以我就想研究生时期来追梦。 关于考研院校的选择,我觉得更看个人,很难给出具体的建议。如果你是以“考上研究生”为目标,那可以先尝试做往年的真题,看看自己适不适合这个学校的真题,如果不合适的话再更换,这是一种选择方式。但究竟是选择冲,还是求稳?我觉得这需要根据个人的决心和努力程度来决定。
5. 如何准备初试?¶
英语:英语越早准备越好,特别是背单词,建议前期快速把单词过一遍,这对后期英语的阅读有很大帮助。如果是大一大二的同学,最好可以保持背单词的习惯。关于英语阅读,网上有很多经验帖,可以多看一下别人是如何准备的,也可以看一些长难句训练课、阅读逻辑课等。
专业课:我个人是将10+本专业书拆分为基础书和提高书,重点看基础书上面的知识点,并且按照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等)罗列、诵读。同时我会把自己读书的声音录下来,在碎片时间里(比如走路、洗澡)反复听,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后期专业课背诵的时候,我会打开全民K歌的耳返模式,一边背诵一边听自己的声音。因为科学发现这样以较大的音量去回放声音,人的记忆效果是最好的。
6. 如何选择资料/课程?¶
首先可以参考网上的高分经验帖,它其实已经帮你筛选出了一条合适的、快速的道路。其次也要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比如我英语单词基础较好,就没有必要再去看单词课了。
前期选择课程时,可以先听其中一两节课,看看是否对自己目前的复习状况有帮助,若有就继续学习,若无则立刻放弃。
到了备考后期不太建议看课,如果看课的话,则要注意将课程知识和自身知识形成对照。看课不仅是输入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你要真正去内化知识,所以这个阶段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适合的课程。
7. 请学姐讲讲考研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
我觉得是心态问题吧,当你确定了要考一个别人听起来还不错的大学时,心里可能就很有压力了,而且网上经常可以看到别人分享自己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之类的,也会影响你的心态。 稳住心态,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这是很重要的。
每一种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我自己就不适合长时间学习,我可以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但时间越往后,拉长到十几个小时的话,学习效率就不高了。所以,与其强迫自己长时间学习,让低效率的学习占据自己的时间,还不如在高强度的学习后,适当给自己规划一些舒适日,好好放松自己,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
8. 如何准备复试?¶
第一,复习初试期间的书籍和资料。我准备初试的时候会把很多知识点画成思维导图,并且电子化,放到软件里,所以准备复试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些资料快速过一遍。
第二,询问同院校的学长学姐。可以通过小红书、微博、豆瓣等渠道去询问,让他们给你推荐一些复试期间可以用到的书籍。
第三,坚持每天锻炼英语口语。复试期间很多口语问题和雅思考试很像,所以其实可以直接用雅思题库来准备,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雅思题目解析,学习别人的答题逻辑。
第四,给自己找一个学习搭子。复试是面试,需要跟别人沟通,找一个学习搭子的话,你们能够互相问答,锻炼彼此的答题逻辑和口语流利度,同时也可以精进双方的专业知识。
9. 如何选择导师?¶
如果你是以读博为导向,可以去院校官网搜索,查看这位老师近几年是否有国家级或省级项目,课题组发文量如何等等。
如果你是以就业为导向,那你可能需要拥有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去学习技能、去实习等等,可以询问师兄师姐,了解这位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选择一位适合自己需求的老师。
10. 考研路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当初自己因为一些很意外的原因失去了保研名额,这件事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和改变,但现在想想,它又未尝不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呢?
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去沉淀自我,去找准我未来的人生中要继续发展的方向,我的心性也被磨练得更加坚韧了,这其实是非常值得的。现在很多同学都被时间和大环境推动着,赶紧去考研、赶紧去就业,我觉得在被推动的过程中,大家也要沉淀下来,好好想想自己最终想要追寻的方向,而不是被别人驱使着前往的方向。
11. 学姐寄语¶
做想做的事和成为想成为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