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珺 -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
2023届, 法学院, 法学¶
1. 请学姐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我是深圳大学2019级法学院法学本科毕业生,考研至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高中毕业于广东广雅中学。
2. 学姐考研的目标专业、院校是一直非常明确还是有过变动呢?¶
一直非常明确。首先,我高考就想读法学,大一从历史学专业转专业过来,由于专业特性,有明确选择读研的想法,想提升学历。
其次,选择中国政法大学的勇气来自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经历和老师们的鼓励,这些正向反馈给了我朝更好的学校考的信心。
另外,选择专业方向,需要自行考量,是更注重学校还是专业方向?如果考虑公务员选调,可以优先选择985高校。如果想坚定地去很好的律所或法院的某个庭,在有这样明确的就业目标的前提下,并且这个就业目标对硕士的研究方向有明确要求时,则应该根据就业要求确定专业方向。
我当时考虑到为了更好的平台和学校,我愿意在专业方面做出让步,因此我避开了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和刑法学这些热门专业,选择了考研热度中等,但也不算特别小众的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3. 关于专业课科目学姐是如何备考的?对于备考过程中复习资料、线上线下课程的选择学姐有何建议?¶
首先,报班这个事情要考虑自身状态和经济成本。机构师兄师姐往往会对学习进度做出普遍化安排,这些安排可能与我们自身进度并不一致。而对于心态易受外界影响的同学来说,紧凑安排和压力可能产生反面效果。近几年考研辅导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其次,备考需要摸清目标院校的考试特点。比如中国政法大学会特别重视基础。我认为,夯实基础的方法就是吃透真题。我在考研中期,大概七八月时把真题背诵了两遍以上。背诵真题的好处有两点,一点是帮助我们捕捉到出题老师喜欢考察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从真题中推导出标准答案的构成逻辑。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背诵真题,把知识放回体系框架之内去理解背诵,并形成自己的答题框架。当然,在背诵阶段,也不是单纯地拿着书照着读、照着念、照着背就行,关键还是要思考一下,如果可能的话,这道题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在考场上出现?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在给到相应的答案?反复思考也会让背诵更高效,并提高考试的输出效率,不会出现拿到卷子头脑发懵的情况。
4. 在备考过程中,学姐遇到了哪些干扰因素?又是怎样克服的?¶
我的目标感比较强,因此干扰因素相对较少,我为了考研很早就修完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并制定了计划表,后期只需要在实际进度上不断调整即可,在严格执行计划的同时,也基本没有心态崩得特别厉害的时候。
5. 关于法学生的双考问题,学姐可以分享一下经验吗?¶
去年疫情防控的影响,法考的主观题考试时间跟历年不同,并且不断延后,这给我心理上造成了焦虑。我的克服方法还是制定清晰计划并明确目标,要求自己在考试之前要达到怎样的背诵效果。有条不紊地进行付出,保证进度是缓解心理波动的良方。
6. 关于备考的时间分配和劳逸结合,学姐可以分享一下经验吗?¶
首先,我在准备双考时,法考和考研的分配时间是三比七,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背诵压力灵活调整学习时间的分配。
其次,劳逸结合方面,建议大家选择自己舒适的时间,不用刻意追求备考时长,学习效率才是最重要的,可以下载一个番茄钟,固定番茄钟的时长,以便记录自己离开手机专心学习的有效时间。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备考期间还是要注意平衡考试强度和身体健康,保持运动可以减少备考期间带来的各种身体不适。吃些甜品、多和亲友聊聊天也是消解不良情绪的好方法。
7. 对于复试学姐有什么建议呢?¶
首先要关注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在最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构成,对症下药。其次,关注复试真题,了解一下复试老师们更关注什么,是理论拓展还是领域热点?建议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自己积累的知识与思考,以便转化成流利的语言进行输出。
英语口语方面,希望大家能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可以用雅思听力去复习,考口语可以找同学一起对练。
复试时的心态上保持平稳即可,也不用因为自己初试后的些许懈怠感到过分的负罪感。
8. 学姐有提前联系导师吗?对于选择和确定导师有什么建议?¶
我是等到复试成绩出来后再联系老师的,因为跨考学校会存在信息差,会很难了解到老师的风格和实际方向。但是不用太过焦虑,建议大家复试之前还是先把重心放在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上。
选择和确定导师时,需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研究生生活,是想要读博深造,是想实习就业,还是想多体验生活?根据自身在学术、就业和生活三方面的需求,根据自己的状态和个人规划,去选择导师,这样更容易拥有一段快乐且自洽的研究生生活体验。
9. 对于本专业想要考研的学弟学妹有什么想说的?¶
建议打算在法学深造的学弟学妹们,提前规划好课程学习,大三将所有要修的课程完成后即可开始备考,备考周期十个月为宜。拒绝空想,做好考研规划,并把规划落到实处,保持强执行力。
考研前要想好自己是否要选择双考,如果选择中国政法大学,可以考虑双考并行,因为法大老师也可能本身就是法考的出题老师或是改卷老师,双考的知识体系可以相容。
10. 学姐寄语¶
想多了都是问题,做多了都是答案。